8月7日召开的中共莱芜区委一届十次全体会议,系统总结了一届区委今年以来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、锐意进取的奋斗历程和丰硕成果锦富优,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。
仔细翻看这份沉甸甸的区委常委会工作报告,“项目”这个关键词被提及50多次。这背后,是莱芜区以“项目为王”的坚定信念与澎湃实践,是莱芜区在“省会城市副中心”“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”建设征程中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。
当产业引擎轰鸣、项目塔吊林立、营商环境如春水般温润,一幅以项目撬动未来的壮美画卷正在莱芜大地徐徐展开。
锻造产业筋骨,“链”动集群崛起新势能
今年以来,区委常委会紧握“工业强区”战略之舵,以“链式思维”精耕“3+2”主导产业,传统与新兴共舞,强链与跃升齐飞。
汽车产业“聚链腾飞”——
中国重汽如旗舰领航,牵引上下游企业协同破浪。致祥铸造、庚洋汽配等新锐加盟,汽车检测检验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,“整车+零部件+物流”全链日益强韧。引擎轰鸣响彻云霄,产业血脉奔涌不息。
现代医药“串珠璀璨”——
宏济堂智造工厂摘得智能制造三级认证桂冠,华涛药业等规上药企开足马力,飞龙医药等项目拔节生长。互联网医院与医药贸易板块双翼齐振,百亿级中药制剂及配方颗粒产业呼之欲出,药香蕴藏未来,产业明珠熠熠生辉。
钢铁产业“逐绿新生”——
九羊新能源用钢、长涛智能装备等转型项目如春笋破土,佰盛达高端阀门等新锐项目蓄势待发。
电子与新能源“链式跃升”——
天莱科技、力亮电子等配套项目落地扎根,软屏光电等项目加速建设,电子信息产业“链式聚合”雏形初现。正泰电缆、泰莱电气等骨干企业引领光伏储能与新型电力装备链双链齐飞,绿色动能澎湃不息,新兴产业沃土正孕育参天大树。
打出项目“组合拳”锦富优,激活发展强引擎
以“项目提升年”为号角,莱芜区打出“四抓四提升”精准组合拳,“134”推进机制高效运转,项目建设呈现“千帆竞发”之势。
建设进度“量质齐升”——
区级重点项目压茬推进,山东商职莱芜校区等项目跻身省级重点。上半年省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双双突破50%,序时进度坚如磐石,发展底盘日益厚重。
招引储备“厚植后劲”——
按图索骥精准招商,五大产业链图谱引领方向。储备项目蓄势待发,过亿元新项目签约纷纷落地,发展动能如活水长流,项目“雁阵”梯队已然成型。
要素保障“精准滴灌”——
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,推进资金配套、项目供地有序衔接,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,项目生长的“黄金时期”已然开启。
擦亮“莱好办”品牌,厚植兴业沃土
营商环境是滋养项目的阳光雨露。“莱好办”品牌持续擦亮,以服务软实力锻造发展硬支撑,让企业如鱼得水、如沐春风。
流程再造“高效便捷”: “分段审批”“容缺勘验”破旧立新,105个事项“一窗通办”,305项“全省通办”,507项高频服务自助可达,满意度100%铸就金字招牌,政务服务如春水破冰,畅流无阻。
助企纾困“精准暖心”: “百人助百企”等“十件助企实事”如火如荼。责任部门专班跟进,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松绑,政策甘霖精准浇灌企业之根。
法治护航“无事不扰”: 严格落实规范涉企检查10条措施,公布17项“无事不扰”清单。上半年涉企检查大幅压减,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,法治堤坝为企业遮风挡雨。
过往皆序章,未来诚可期。莱芜区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深耕“工业强区”战略,让项目建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。
产业筋骨“再淬锋芒”——
汽车链新能源重卡项目加速落地,产业旗舰将驶向更广阔蓝海;中药链力促“四小龙”格局形成,千年药香将焕发现代生机;钢铁链向电工钢、面板钢高端跃升,传统“钢骨”将塑就“新质”之躯;光显链完善“核心—模组—终端”闭环,方寸之间将点亮智慧未来;装备链推动光伏储能与新型电力装备双链并进,绿色动能将驱动发展巨轮。
项目攻坚“再提速度”——
瞄准政策红利精准谋划,闭环管理压实“134”机制,创新基金招商、以商招商等模式,全力实现更多项目签约落地,让项目“活水”源源不断汇入发展大河。
平台能级“再跃层楼”——
推动三大功能区提标进位、四大产业载体“多链融合”、N个特色园区做精主业,构建“上下楼即上下游”的产业生态,让园区成为项目拔节生长的丰饶沃土。
营商环境“再优生态”——
强化“金融+产业”服务保障,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,为项目落地铺就坦途;落实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,深化“三无”改革(无证明、无押金、无人工审批),推动政务服务“能快则快、怎么方便怎么来”,让“莱好办”成为吸引项目的闪亮名片。
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,是奋进的宣言书。莱芜区以项目建设的钢筋铁骨,撑起了“省会城市副中心”“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”的宏伟大厦。
当每一个项目都成为奋进的坐标,每一次突破都化为前行的底气,莱芜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航程中乘风破浪,以项目建设的千帆竞发之势,奏响现代化新莱芜建设的时代强音!
(莱芜融媒记者:孔浩)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